近年来,PM2.5等颗粒物已经成为全社会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有效调控和消除PM2.5等颗粒物是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在防霾治污方面有其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不同树种及林木结构滞留PM2.5等颗粒物的功能存在很大差别,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树木滞尘功能。
为了厘清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作用,原国家林业局于2013年1月应急启动了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重大科研专项“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功能与技术研究”。该项目由北京林业大学负责,联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100余名研究人员协同开展项目研究工作。
项目组历时4年,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为系统认识森林防霾治污功能和城市森林营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依据,对更好地发挥森林这一人类“绿色穹顶”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植被对大气颗粒物的调控作用可以分为沉降、阻滞、吸附和吸入4种方式。其中,沉降作用占比最大,为43.57%;其次为阻滞作用,为34.8%;吸附作用为21.5%;吸入作用占比最小,为0.13%。
不同森林类型调控PM2.5的能力不尽相同,混交林调控能力最强,其次为阔叶林、针叶林和灌木林,草地的调控能力最弱。滞尘能力较强的前十种植物为雪松、白皮松、油松、圆柏、侧柏、红松、栾树、丁香、山桃、刺槐。
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树长在那里,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调控作用。研究认为,林带削减颗粒物的最小有效宽度为15-18米,最佳林带宽度为40-50米,郁闭度0.70-0.85,疏透度0.15-0.30。森林能够有效调控PM2.5等颗粒物的最佳半径是3000米。而且,树木对PM2.5等细颗粒物的阻滞效率,下午高于早上。
以首都北京为例,北京市城六区所有植物年均总滞尘量为9789-117468吨,其中细颗粒物滞尘量为105-1260吨、粗颗粒物滞尘量为1227-14724吨、大颗粒物滞尘量为8457-101484吨。按照中国环境质量标准PM2.5达到二级标准为每立方米75微克,森林植被可使北京每年达到二级质量的天数增加15天。
那么,到底该如何配置森林植被?课题组针对不同场景的植被配置提出了具体建议供城市建设者参考。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联系人:余新晓
电话:(010)62338846
邮箱:yuxinxiao@bj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