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的国家,现在仍保存着70多年的森林资源消长情况的资料。芬兰森林总面积为2002.9万hm2,占国土面积的65.8%,人均森林面积3.9hm2,是欧洲人均林地最多的国家。芬兰森林由三大树种组成,按蓄积量计算,欧洲赤松占46%,挪威云杉占37%,桦木占14%,其他阔叶树种只占3%。芬兰年平均采伐量4000万~5500万m3,而年平均生长量为8000万m3。年采伐面积为40万hm2,相当于林业用地的1.5%。
芬兰森林所有制基本上是3种形式,即国有林、公司林和私有林。私有林是主体,占75%,在芬兰20%的家庭拥有森林。公司林9%,国有林12%,其他4%。
国有林由芬兰森林和公园局管理。在国有林中,生产林、保护区和公众游乐林各占1/3。
私有林林主由4种人组成,其比例为,农民(42%),工薪阶层(24%),企业主(5%),退休人员(29%)。芬兰林主人数很多,据统计约为43.7万人,林地日趋分散,拥有50hm2以下林地的林主占79.4%,平均每个林主拥有林地33hm2。
芬兰森林工业历史悠久,是芬兰的支柱产业。目前森林工业雇员7万名,另外有3万人以林为生计。芬兰的木材主要来自人工林。鉴于芬兰林地坡度小,以及人工费用高,目前芬兰采伐、打枝、造材、运输作业都实行机械化。据统计,1980年的机械化作业率只有10%,1994年的机械化作业达到80%,2000年接近90%。芬兰通常在冬季进行采伐,因此时地面冻结,作业方便,成本低。但积雪深度大于60cm时,不宜作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气候反常等因素,冬季作业的比例逐年下降。
芬兰的木材运输方法有3种,即水运、铁路运输和汽车运输。芬兰是万湖之国,木材水运是传统的运输方式,也曾是主要方式。芬兰是欧洲惟一保留木材水运的国家,但1991年取消了单漂作业。近年来,汽车运输日益发展,如今已占77%的份额。全国共有运材汽车1280辆,主要是VOLVO、SISU、SCANIA 和MERCEDEZ BENZ。为便于运输,政府提供低息贷款,以鼓励私有林主筑路。在1952~1993年,私人新建林道4万km。林道向公众开放,使用者不支付使用费。林道的建筑成本是林地的投资,不计入采伐成本。
芬兰有3种采运方式,即全树作业、原条作业和原木作业。鉴于芬兰的特殊经济和地形条件,主要采运方式(99%以上)是原木作业方式,即在山场按规格造材,由集运机(forwarder)把木材运到路边,并沿路按不同材种和规格堆积成3~4m高的木材楞,其最大运距不超过300m,最后由运材汽车运往用材单位。
芬兰的采运特点是工效高,无中间楞场或贮木场。油锯作业,由1名工长带领1名油锯手和1名集运机手进行;联合采运机械作业,1名工长带领2支作业队,每队由1台采伐机和1台集运机组成。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组合工效最高,既可用于主伐,也适用于间伐和更新伐。芬兰在采伐作业中十分重视通讯联系,无论是联合采伐机、集运机还是运材汽车,都有无线电话和微电脑,根据指令随时改变采伐地点、材种和木材终到地点。
木材主要产自私有林,但林主并不采伐,而是由专业公司采伐。
由于全球经济衰退,2009年芬兰就业率比上年下降3%至246万人,失业率为8.2%。其中林业部门就业人数下降至7万人,不足全国就业总人口的3%。林业部门就业人口中有4.7万人从事林产工业,其余2.3万人从事其它各种林业活动。林业部门平均失业率为8.0%,高于上年并接近全国各行业失业率平均值8.2%。
林业部门就业人数减少主要是森林工业劳动力减少造成的。2009年森林工业雇用人数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值降低1/3,比上年下降20%。其原因是森林工业正经历重大结构调整,由此导致生产力下降,就业机会减少,特别是在纸浆和造纸行业。相比之下,营林部门的就业人数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相当稳定。
2009年,木制品行业的平均工资为每小时16欧元(比2008年增长5%),纸浆和造纸行业为21欧元(比上年增长4%)。采伐工人的平均工资为每小时13欧元。2008年,林业部门共发生3300起工伤事故,其中2/3以上发生在木制品行业。
2009年,芬兰国民生产总值(GDP)为1710亿欧元(比上年下降8%)。林业部门产值为60亿欧元(比上年下降21%),占GDP的比重为3.5%,低于2008年。营林产值25亿欧元(下降21%),其中立木价值净增7亿欧元。木制品行业产值为10亿欧元(下降22%),纸浆和纸工业产值为25亿欧元(下降19%)。
在非工业私有林中,2009年活立木销售收入总额跌至10亿欧元,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低收入,比过去5年平均水平低40%。包括公有林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类别的活立木销售收入总额为12亿欧元(比上年下降36%)。